世界正面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變”的核心是決定歷史走向的支配力量格局的重組,結果必然是霸權主義和霸凌行為的終結。事實證明,這種“顛覆和轉型”正在加快進行,因為順勢而為的推動者越來越多,逆流而上的阻擋者力量日漸衰微,“變”之大勢不可逆轉。其中,多邊主義、全球化與單邊主義、保護主義的斗爭是集中表現。馬克龍說,西方霸權暢行300年,對全球經濟和政治掌握著絕對的支配權,如今好景不再,“事情正在起變化”,不承認是不行的。
第二,關于“顛覆和轉型”的原因,馬克龍認為,既有西方國家“自身的錯誤”,也有“來自新興國家的挑戰”。前者包括美國“多次選擇錯誤”,諸如克林頓的對華政策、小布什的戰爭政策、奧巴馬的量化寬松政策,以及歐洲長期追隨美國排斥俄羅斯導致普京倒向中國等;后者則指中俄印等新興大國的迅速崛起,西方“極大地低估了”這種崛起。
從冷戰結束至今的幾十年間,要和平、謀發展、求合作的時代主題日益強化,形成浩浩蕩蕩的歷史潮流,勢不可擋,順昌逆亡。獨立自主、平等相待、合作共贏、反對霸權成為國際社會的普遍呼聲,日益強烈地沖擊著不合理的國際秩序,孕育著公正合理的新秩序。中國和其他新興國家的崛起是歷史發展的必然,是大勢所趨。任何試圖遏制、阻擋這種大勢的行為都注定要失敗。在已經發生重大變化,且將迎來更深刻變化的世界形勢下,仍然抱著冷戰時期的零和思維不放,這是霸權主義的最根本錯誤,也是霸權走向衰亡的根本原因。
第三,馬克龍在講話中談及歐美關系,是繼德國總理默克爾之后,又一位歐洲大國領導人坦言歐美異同矛盾,意味深長。他說,美歐同屬西方陣營,“但美歐文明存在明顯差異,雖然深深結盟,但差異一直存在,特朗普上臺將原本的差異放大了”。
他這樣定位歐美關系:“美國是盟友,長期盟友,但同時也是一個長期綁架我們的盟友”,這與默克爾的說法完全一致。他重申建立“歐洲軍”的重要性,強調這是制衡美國的關鍵,“舍此,歐洲就沒有真正的獨立性可言”。他提出,歐洲需要“勇敢”,有敢于突破和冒險的政治策略。法國需要深刻體現“法國精神”和自己的政治議程,以“掌握歐洲人自己的命運,將控制權還給我們的人民”,防止將來不得不在美中“兩極”之間做出選擇。
第四,霸權終結,歐洲向何處去?馬克龍把“歐亞議程”置于優先地位,提出把促進“中國的‘一帶一路’與歐洲聯通戰略更好地融合”,同時“優先建立歐洲主權”,包括經濟主權(特別是歐元主權)、國防主權、邊界主權。
高明的政治家一定具有遠見卓識,必須善于順時而謀,順勢而為,在大變局之下尤需如此。馬克龍在法國駐外使節會議上的講話在一定程度上體現了這種特質,值得點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