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總統文在寅15日三次公開向日本釋放強硬信息,指責“日本針對韓國的核心產業半導體實施限貿措施,此舉無異于阻擋韓國經濟發展的腳步”。
韓聯社15日報道,文在寅表示,日本質疑出口至韓國的物資流入朝鮮是對韓方的貿然挑戰。韓國政府始終在聯合國安理會的對朝制裁框架下推動韓朝關系發展和半島和平。如果日本不愿意撤回這些質疑,兩國可依韓方提議委托國際組織調查是否存在違反四大多邊出口管制機制的情況。
7月12日,日韓雙方在東京就出口限制一事進行會談,但不僅沒有達成成果,雙方對于韓方是否在會上要求日本取消出口限制措施也各執一詞。
韓國總統文在寅15日直接提及朝鮮并非偶然。
起先,日本政府7月1日宣布將對韓國限制出口3種半導體材料時,并未說明原因,僅提及“日韓信任關系受到嚴重損害”,但多家韓媒一致認為,此舉是為了報復韓國不斷向日本討要二戰時韓國勞工的賠償。
但幾天后,隨著日方暗示韓國出口管理不善,致使氟化氫流入朝鮮,違反對朝制裁,雙方爭端的漩渦中心出現了轉移。
據韓聯社的報道,日本自民黨代理干事長萩生田光一7月5日表示,日本向韓國出口的氟化氫不知去向,這些可用于生產有毒氣體和化學武器的氟化氫有可能流入朝鮮。就限制對韓出口的理由,日本首相安倍晉三也于7日表示,懷疑韓國沒有切實落實對朝制裁。
這些言論引發了韓國方面的強烈批評。9日,韓國總理李洛淵稱,韓國政府已經抗議并質問安倍晉三這種說法到底有何根據,但日方尚未答復。他表示,這番話是“可能動搖我們維持至今安全秩序的、包含危險因素的言論”。
韓國產業通商資源部長官成允模也于同日表示,日本方面的說法“毫無根據”,沒有發現氟化氫經韓國流入朝鮮等聯合國制裁對象國的任何證據,希望日方立即停止這種主張。
韓聯社報道稱,此前韓國政府對國內氟化氫進口商緊急進行了全數調查,確認該材料沒有運入朝鮮境內。
12日,韓國總統府青瓦臺表示,應當委托聯合國安理會對朝鮮制裁委員會專家小組或適合的國際機構來進行調查,確認韓國和日本是否違反了制裁規定。如果韓國沒有,則日本應當道歉并撤回出口限制措施。
不僅如此,韓國方面就此進行了反擊。韓聯社14日報道稱,該社對聯合國安理會對朝鮮制裁委員會專家小組2010年至今年提交的10份報告進行分析發現,專家小組曾多次指出被禁止向朝鮮出口的產品“從日本流入朝鮮”,卻“很難找到韓國違背安理會決議的事例”。文章還特別配了相關武器的圖片。
值得注意的是,朝鮮官方媒體也第一時間發文抨擊日本。
10日,朝鮮《勞動新聞》等官方媒體發表措辭強硬的譴責文章,抨擊日本不僅對過去的罪惡沒有絲毫反省,還“越來越囂張猖狂”。《勞動新聞》稱,日本實施出口限制旨在加大對韓國的經濟施壓,逃避賠償責任,同時也是“一心希望實現軍國主義目的安倍政黨的險惡用心”。文章稱,日本拒絕對過去的罪惡進行道歉和賠償,“踐踏我們朝鮮民族的利益,我們決不能坐視日本厚顏無恥的妄動”。
新加坡《聯合早報》稱,朝鮮曾通過對外宣傳媒體譴責日本的貿易報復措施,但通過官方媒體正式強烈譴責日本尚屬首次。
雙方的交鋒還不止于對朝鮮制裁問題。
韓國《中央日報》15日發表該國智庫峨山政策研究院安全與統一中心主任申范澈的署名評論文章稱,有聲音認為日韓之間的經貿爭端會蔓延的軍事安全領域,有可能對兩國之間的《軍事情報保護協定》(GSOMIA)造成影響。
該評論認為,《軍事情報保護協定》是衡量韓日兩國安全保障沖突情況的“晴雨表”。
評論稱,韓國政府部分人士擔心,日本可能會以停止《軍事情報保護協定》為籌碼,向國際社會宣揚韓國是“不能共享敏感情報的、安全上需要考慮的國家”。
2016年11月,韓國與日本簽訂了《軍事情報保護協定》,兩國從而不用通過美國中轉,可以直接共享軍事情報。該協定有效期為一年,在其有效期到期的90天內,如果兩國中的任何一方不通知對方,則會自動延長。該協定于2017年和2018年各延長了一次。
但韓國《中央日報》的評論進一步稱,對于簽訂《軍事情報保護協定》,日本比韓國更加積極,韓國本來猶豫不決,“外交界的定論是,此后是美國敦促雙方才簽訂了《軍事情報保護協定》”,似有暗示眼下雙邊關系的急轉直下會直接導致GSOMIA的中斷。
截至目前,兩國政府尚未對此影響發表看法。但近年來在全球政策圈內影響力劇增的峨山政策研究院選擇在韓國總統文在寅第三次公開向日本釋放強硬信息前后發表這一評論,其重要性不可小覷。
峨山政策研究院成立于2008年,其宗旨是促使半島和平與統一、東北亞地區的和平與穩定。創始人是韓國最大財閥之一、現代重工集團的總裁鄭夢準。盡管該研究院成立時間并不算長,但其研究人員與政、商、學界之間的流動性非常頻繁,總是不斷有研究人員進入政界或商界,或到大學任教,同時,也不斷有政界、商界或者大學的人員進入峨山政策研究院。該院被視為“正成為韓國最重要的思想之矛”。
“美國認為《軍事情報保護協定》是韓美日三方安全合作的基礎,可能會將拒絕延長《軍事情報保護協定》的國家視為破壞三國安全合作大局的國家。”韓國《中央日報》15日的署名評論文章力圖將美國拉入韓日眼下的爭端之中加以考量。
日本和韓國同為美國在東亞地區的重要盟友,此番爭端起于產業經濟,卻在一開始便少不了對美國立場的揣測。
據《參考消息》的報道,美國智庫“外交關系協會”高級研究員希拉·史密斯(Sheila Smith)在7日接受日本共同社采訪時表示,最近日韓關系的惡化與過去截然不同,已接近無法修復的地步。
她進一步警告稱,美國與日韓分別建立的同盟關系可能陷入無法發揮作用的狀態。 “若日韓對立達到極限,在軍事和戰略方面統一的日美與美韓的同盟關系將不得不在一定程度上‘解體’,導致削弱東亞地區的同盟結構。已出現日美同盟和美韓同盟(選擇哪一個)的‘零和’狀態征兆。”
希拉認為,美國在奧巴馬政府時期為加強日韓關系發揮了重要作用,但特朗普政府沒有多少興趣來改善日韓關系。
據日本廣播協會(NHK)12日報道,美國東亞和太平洋事務助理國務卿史迪威(David Stilwell)在任上首次對日訪問恰逢日韓之爭愈演愈烈之際,他如何表態成為各方關注焦點。史迪威大秀與日本的“親密”,明確表示,不打算調解日韓之間的爭端,而是更鼓勵雙方聚焦地區內的其他重要問題,尤其是朝鮮問題。
同日,美國駐韓大使哈里斯(Harry Harris)也表示,韓國和日本之間的矛盾“最好是由當事國直接解決”。據韓國《東亞日報》的報道,哈里斯稱韓日兩國均為“成熟的國家,有能力解決問題”,“還有通過韓國政府、企業、議會等解決問題的余地”。
但哈里斯也說,如果當事國無法解決問題,或對美國企業或安全產生影響,美國才會采取行動。
相比于日本,韓國方面此番更加積極甚至是急切地爭取美國的支持。韓國外長康京和10日與美國國務卿蓬佩奧通電話,討論了日本出口限制問題。據新華社報道,康京和告訴蓬佩奧,日本針對韓國的出口管制不僅損害韓國企業利益,而且可能影響全球供應鏈、危及美國企業利益。
韓國外交部聲明說,康京和向蓬佩奧表達擔憂,指認日方舉措不僅對“韓日雙邊關系”不利,而且會損及“韓美日三邊合作”。
蓬佩奧回應說,他理解康京和所述關切,兩人均認同有必要加強美韓日三邊溝通。
另據韓聯社報道,韓國接連派出國家安保室第二次長(副部長)金鉉宗、外交部雙邊經濟外交局局長金希相和通商交涉本部長俞明希訪問美國。
韓國《朝鮮日報》稱,金鉉宗結束訪美日程后表示,并未直接要求美國進行調停,“如果有必要的話,美國會發揮自己的作用”。報道稱,雖然韓國政府為獲得美國的支持動用了所有外交力量,但美國卻堅持認為“這是韓日兩國間的問題”。韓國外交界表示,“日本已向美方說明此事,韓國的行動慢了一拍”。
美國新任助理國務卿史迪威目前正在訪問亞洲,7月11日至14日到訪日本,17日訪問韓國。希拉·史密斯認為,韓日均為美國盟友,美國需要先聽取兩者意見,作審慎評估,再決定如何處置。她推測,史迪威此番亞洲之行主要是“深度傾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