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幾天,這句話正不斷從不同行業的美國從業者代表口中說出——他們試圖說服的對象,是來自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商務部、國務院和其他聯邦機構的官員。
但從第一天起,這場聽證會就儼然成為美國工商業界的“吐槽大會”,來自各行各業、反對加征關稅的聲音不絕于耳。
面對如此集中且強烈的呼聲,下一步該怎么辦,美國也許該好好掂量掂量了……
聽證會上,美國企業發出“迄今為止最響亮的警告”
“加征25%的關稅是給我們當頭一棒。”
6月17日,美國服裝與鞋類協會會長里克·黑爾芬拜因在聽證會上說道。
他的話聽上去充滿了無奈:“如果我們能把更多生產轉移出中國,我們會的,但我們一直做不到。”
里克的話,代表著聽證會上無數同仁的心聲——
路透社6月17日的報道指出,多個領域的美國公司都在聽證會上表示,除了中國以外,它們在服裝、電子產品和其他消費品的生產地上幾乎別無選擇。
這無疑也給了曾經自信滿滿的美國政府官員“當頭一棒”,要知道,此前特朗普及其內閣高級成員曾多次表示,對華加征關稅將加快美國制造商離開中國的步伐。
至少從業者們透露的事實遠非如此:“從其他國家采購將增加成本,在許多情況下這些成本超過25%的關稅。”
例如一家生產嬰兒金屬圍欄的公司總裁表示,如果將生產轉移到越南,報價將比中國目前的成本高出50%,而在墨西哥生產的報價更高。
還有服裝公司首席執行官直言:“把產品轉移到其他國家生產會降低鞋類的質量,提高價格,有百害而無一利。”
正如法新社將這場聽證會形容為“迄今為止最響亮的警告”那樣,來自美國制造業一線的數據和心聲,正在讓無數人看清加征關稅背后的邏輯:新關稅很可能對普通消費者造成更大傷害。
“經濟學家發現,在前幾輪關稅中,新增成本幾乎全部轉嫁給了消費者。”美國《華爾街日報》6月17日給出了相同的觀點。
“連特朗普關稅政策的長期支持者都說他做得太過了”
換句話說,為中國輸美商品關稅買單的,正是美國人自己。
基于此,目前美國國內反對加征關稅的聲浪空前高漲。
據法新社披露,就在這場原計劃300多位代表出席的聽證會之前,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最終收到了1200多份書面意見和出席要求。
而出席聽證會的美國企業中,有一家企業格外受到關注,那就是新百倫公司。
路透社稱,該公司在美國有制造業務,但也對加征關稅表示反對,因為它們依賴中國零部件。
除了在聽證會上提出對關稅政策的批評外,該公司副總裁還曾于近日致函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稱對華加征關稅不會推動重要目標,只會威脅其在美國的鞋襪工廠制造和投資能力。
“連特朗普關稅政策的長期支持者都說他做得太過了。”美國《洛杉磯時報》6月17日指出。
而在聽證會會場之外,美國各行業也都在通過自己的渠道積極發聲。
《日本經濟新聞》網站6月14日報道稱,美國的制造業、零售業和農業等約150個業界團體和661家相關企業6月13日發布了一封致特朗普的公開信,反對對中國產品加征關稅。
“對華加征關稅將導致美國損失超過200萬個就業崗位,4口之家的年家庭支出將增加2000美元以上。”公開信用數字說話。
“這樣的漲價幅度,甚至可能導致最在意成本的消費者完全不想購買筆電產品,”聲明說。
美網友抱怨:“加征關稅后,洗衣機貴了近100美元”
值得注意的是,在本次聽證會上,還有中國企業出席發聲。
《日本經濟新聞》網站6月20日報道稱,聽證會第二天,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向中國企業聽取了意見。
位于美國西弗吉尼亞州的一家中資鋁原料企業表示,加征關稅將削弱美國鋼鋁產業競爭力;而比亞迪的代表則指出,該公司“一直在美國創造就業崗位,如果被征收關稅,將改為在加拿大生產”。
英國《泰晤士報》6月17日刊文稱,貿易戰從來都不是好事,因為它會毀掉財富并導致稀缺資源轉移至低效企業。
然而這或許并不是問題的全部。英國《金融時報》6月12日亦指出,問題的關鍵不是今天的美國民眾缺乏戰斗力,而是他們認為可能從一開始就不需要戰斗。
“美國可能還沒有準備好。”報道稱,美國民意難認可與中國進行“持久戰”。
上述報道所描述的“民意”,在美國社交媒體上得到了印證——眼下因生活負擔明顯加重的美國網友們,正對加征關稅舉措怨聲載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