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人民政協報
原創 崔呂萍 人民政協報
近期,我國前5個月經濟、外貿、外資等數據相繼公布,成績喜人。同時,也面臨一些問題和挑戰。圍繞如何應對這些挑戰,人民政協報記者近日采訪了全國政協委員、海關總署原副署長孫毅彪。△全國政協委員、海關總署原副署長孫毅彪
01
企業與政府要共同應對外貿成本上升
Q
記者:前5個月,我國外貿延續增長勢頭,但近期部分大宗商品價格上漲,人民幣匯率短期迅速升值,海運運費上升等因素給外貿企業帶來了一定壓力。面對外貿領域種種挑戰,您認為我們應如何應對?
孫毅彪:據海關統計,我國前5個月進出口總值14.76萬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28.2%,比2019年同期增長21.6%。這充分顯示了中國經濟的韌性和潛力。
此外,前5個月我國出口機電產品4.78萬億元,增長31.9%,占出口總值的59.5%;第一季度國內裝備制造業和高技術制造業增加值同比分別增長13.1%、12.7%,這也說明我國國內產業與外貿轉型升級正在穩步推進。
當然,境外仍在蔓延的新冠肺炎疫情使得外部市場需求存在較大不確定性。近幾個月來大宗商品價格、航運價格和人民幣匯率的持續上升,也給外貿企業特別是中小企業的經營帶來了不小的壓力,需要企業和政府共同努力來化解風險。△資料圖 | 圖源:新華社
對于企業而言,價格、匯率的變化受到國內外供需關系、貨幣資金流動、政策環境等多重因素影響,其本質上是市場波動帶來的風險。因此,短期看要加強匯率風險管理能力和對匯率避險工具的利用;長期看要充分認識到適應“雙循環”新發展格局對企業發展的重大意義。外貿企業無論是生產型、貿易型還是產銷兼營的,都需抓住當前國內需求升級的機遇,在參與國際競爭的同時,從產品、服務、品牌、標準、渠道、消費者需求等諸多方面積極培育市場的競爭優勢,為深度參與“雙循環”做好準備。
對于政府部門而言,一是要提升政策對外貿企業的服務與支持。順應我國進一步擴大對外開放,繼續降低關稅,擴大降稅品種范圍;對符合條件的中小企業進口有關先進科研和科技開發用品免征進口稅收;不斷完善出口退稅政策,加快出口退稅進度;擴大出口信用保險覆蓋面,實施稅收擔保;繼續清理簡化監管證件,減少口岸審批事項,取消不合理收費;加強口岸各部門聯網協作監管,優化“雙隨機、一公開”作業模式,推進全流程無紙化,壓縮通關時間,提高通關效能。
二是推動外貿企業轉型升級。實施差異化產業和稅收政策,提升加工貿易科技含量和質量檔次,既確保我國傳統和中高端產品在國際市場上的出口份額,又著眼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拉動國內需求。與此同時,要落實好《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支持出口產品轉內銷的實施意見》,在內銷市場準入、標準統一、知識產權保護、銷售渠道搭建、投融資支持等方面采取措施,推動出口轉內銷、外需轉內需。
三是穩定人民幣匯率變動趨勢。在推進人民幣國際化的基礎上,加大外貿領域的金融和外匯政策支持;加強對市場形勢及匯率情況波動的監測,及時引導企業適應市場形勢;引導金融機構對外貿企業尤其是中小微企業提供風險可控的有效的信貸支持,有針對性地為中小企業提供匯率避險產品。
四是進一步降低運輸成本提高運輸效率。按照“十四五”規劃新要求以及國家對多式聯運的總體規劃部署,從基礎設施、法規標準、技術水平、治理能力等方面盡快擬定針對性的方案,解決國內和跨境多式聯運中相應的短板和問題,暢通國內外市場“雙循環”。
02
電商平臺全球化腳步要提速,爭取多建海外倉
Q
記者:當前,數字貿易在我國的發展迅猛,這種熱度也正朝著跨境方向發展。比如我國電商平臺自造節日“618”,很多境外廠商和消費者同樣希望分得中國數字貿易一杯羹。而據我們了解,當前限定我國數字貿易加速前行的絆腳石包括但不限于3個——營商環境有待提升,無論是我們出去還是別人進來,門檻都不低;數字安全心里沒底,國內尚有數據“煙囪”與“孤島”,跨境電商數據產權歸屬亟待有個說法;硬件具備人才不夠,境外市場開發困難。圍繞這些問題,您有怎樣的建議?
孫毅彪:加快發展數字貿易,能夠催生大量貿易新業態新模式,有利于提升我國在全球價值鏈中地位,有助于構建“雙循環”新發展格局。圍繞這一問題,我有3條建議。
首先,要加快外貿數字化轉型:一方面繼續做大做強數字化驅動的貨物貿易,比如加大電商平臺的全球化戰略布局,建設更多的海外倉、展貿中心和營銷服務中心,拓展海外市場,推動國內和“一帶一路”沿線多式聯運發展,打通跨境物流最后一公里;另一方面要補齊數字服務貿易短板,尤其是針對疫情下全球生產生活正向數字化轉型,遠程醫療、數字教育、娛樂等新興數字服務業態將迎來更大發展機遇。
第二,要積極參與制定數字貿易國際規則。應堅持在世界貿易組織(WTO)的多邊體制下積極參與數據跨境流動、數據本地化要求、數字產品或服務的稅改、數字知識產權保護等各國普遍關注議題的研究和規則制定。同時,探索以數字證書互認、消費者權益保護等較易達成的目標為起點,在“一帶一路”等區域范圍內推動適應數字貿易發展的新型貿易規則談判,探討建立數字貿易合作機制及糾紛解決機制。
第三,要持續推動數字貿易安全與便利。要進一步降低市場準入門檻,明確準入清單,吸引更多數字跨國公司來華經營。要建立完善數字產品和服務各個環節中數據流動和數據保護規則,發揮數字產業在技術知識、行業生態、人才儲備等方面的溢出效應。此外,要健全口岸監管部門與市場主體間的信息交換機制,規范統計口徑;簡化監管程序,進一步提高通關效率;積極開展數據產權、網絡安全、數字貿易統計與稅收等領域前瞻性研究;加快反壟斷、公民隱私權和知識產權保護等相關法律法規的修訂和完善,提升我國跨境網絡交易安全預警和風險處置能力。
03
單方面挑起的“貿易戰”改變不了經濟全球化之下的供求關系
Q
記者:當前,大國博弈與地緣政治交織,但在這種局面下,1-5月中國對美出口增加了38.9%,高于對外出口的平均增長,另外中印貿易額大增70%。中美和中印關系都是這兩年震蕩幅度很大的,而貿易又都逆勢增長。基于上述背景,展望今年“下半場”中國外貿走勢,您認為我們需要重點關注哪些領域、哪些問題?
孫毅彪:無論國際局勢和外部環境如何變遷,我認為我國經濟發展的第一要務,就是做好做強自己的事。今年下半年,隨著基數效應減退,我國外貿增速可能放緩,但由于我國在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中的出色表現,以及巨大的市場、可靠的基礎設施與產能配套,使得我國仍然是全球最具吸引力的市場之一。根據當前國內國際新形勢,我認為下半年需重點關注以下3個方面問題。
第一,要持續改善營商環境。當前,雖然我國主要貿易城市營商環境各項指標得分呈上升趨勢,但與國際一流水平相比依然存在差距,尤其存在信貸難、投資者保護不夠健全、企業辦理破產程序繁瑣、數字貿易和服務貿易體系有待完善等堵點和短板,阻礙了營商環境進一步提升,降低了外資吸引力。因此,在“雙循環”新發展格局下,擴大全面開放對標國際營商規則與構建公平有序的全國大市場要作為一個整體統籌推進。要繼續深化“放管服”改革,推動新型業態的立法和企業管理制度升級,進一步簡化行政審批程序,依法打擊侵害企業合法權益的職務犯罪,依法平等保護各類企業和企業家合法權益。此外,要著重關注經濟發達和改革開放前沿地區在深度融入國際市場過程中出現的與國內現行政策制度間的矛盾,進一步推進貿易自由化和投資便利化,推動構建科學的資源交易體系和統一的資源交易市場,避免信息和資源錯配,加快疏通和解決雙循環中的堵點難點。
第二,要密切關注國際經貿規則變遷,有效應對逆全球化風險。此次新冠肺炎疫情揭示了產業鏈、供應鏈安全對國家經濟安全乃至整體國家安全的重要性,也將極大地驅使一些國家將海外企業撤回本國。新冠肺炎疫情與“反全球化”逆潮的交織影響將進一步沖擊傳統的多邊經貿體系與合作規則。因此,下一步要在堅持自由貿易和維護多邊貿易體制的基礎上,推動WTO改革和規則現代化。與此同時,我國也要順應國際經貿規則向超大型區域貿易協議發展的趨勢,推動雙邊和區域貿易投資協定談判,加快實施自由貿易區戰略。
第三,要充分發揮自貿試驗區、自貿港先行先試作用。當前,全國20個自貿試驗區和海南自貿港不僅是我國制度開放的示范區和試驗田,也是連接國內國際兩個市場的關鍵節點。應圍繞探索國際經貿新規則、改革創新驅動、有效防控風險等方面先行先試。要以應對“三零”(即零關稅、零壁壘、零補貼)高標準國際經貿規則挑戰為重點,深化體制改革創新,形成與高水平經貿規則接軌的市場經濟體系,大幅消除關稅壁壘、減少各種非關稅壁壘,改革與國際規則不相適應的補貼方式。推動貨物、服務、資本、人員、信息、數據等要素跨境自由流動,加快市場準入、知識產權保護、環境保護、監管一致性、爭端解決機制等方面的改革,并為全國建設更高水平開放型經濟新體制提供可復制推廣的經驗,從而推進我國經濟高質量發展。
記者:崔呂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