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個“拼臉”的時代,醫療美容可讓消費者容顏更美麗。正因為人們對美麗外表的孜孜以求,近年來醫美服務市場高速發展,催生了花式繁多的醫療美容項目。與此同時,一些消費者對醫療美容認識不夠全面,自我防護意識薄弱,使得各種打著安全旗號的微整形醫美項目給求美者帶來極大的安全隱患。
多因素推動高速增長
所謂醫療美容,是指運用藥物、手術、醫療器械以及其他具有創傷性或者不可逆性的醫學技術方法,對人的容貌和人體各部位形態進行的修復與再塑的美容方式。
根據德勤中國發布的《中國醫療美容市場分析2017》,中國正規醫美療程量(包括手術和非手術療程)占全球總量的10%左右,為全球第三大市場;更美APP發布的《2017中國醫美行業白皮書》顯示,隨著中國醫美發展進入“快車道”,2017年中國醫美總量達1020萬例,位居全球第二位;前瞻產業研究院數據分析,隨著O2O平臺作為第三方平臺連接了客戶與醫美機構,促進了醫美行業的發展,2017年中國醫療美容行業市場規模增至1367億元,預計2020年將突破2500億元。
醫療美容行業持續高速增長,吸引了其他行業企業紛紛進駐醫美市場,醫美機構數量在過去幾年呈爆發式增長。智研咨詢發布的《2018-2024年中國醫療美容行業運營調研與發展戰略預測報告》數據顯示:2017年整形美容協會公布的大型美容醫院數量增長至182家,整形外科醫院62家,而私人醫美機構數量在2018年達到了萬家的數量級別。
業內專家分析,近年來,隨著人們消費觀念的轉變以及審美觀念的提升,同時伴隨著短視頻、網紅、KOL(KeyOpinionLeader的縮寫,意為關鍵意見領袖)、主播這些時代元素的興起,年輕人追求美的本能被全面喚醒,對整形、微整形的需求與日俱增,越來越多的消費者,尤其是90后、95后消費人群愿意接受醫療美容服務。《2018中國醫美行業白皮書》顯示,中國醫美用戶28歲以下者占比54%,90后、95后已成主流消費人群。
近年來,一大批醫美電商平臺也集中出現,態勢迅猛。醫美APP如同一個整形界的“淘寶”,明碼標價,消費者可“貨比三家”,醫療美容極大地滲透進了消費群體中,市場增長空間巨大。
隨著玻尿酸除皺、電波拉皮、拉提固定、水滴點陣、“白瓷娃娃”等花式項目層出不窮,前瞻產業研究院數據顯示,在具體整形美容項目方面,在手術項目中,眼瞼手術、吸脂手術、隆乳手術排名前三,合計占比43%,而在非手術項目中,肉毒素、玻尿酸注射合計占比約70%。“醫美既有醫療屬性也有消費屬性,消費產品比較容易標準化,但醫療服務類產品標準化難度是比較大的。”一位業內人士表示。
多原因導致維權困境
醫療美容行業呈現井噴式發展的同時,消費糾紛問題也層出不窮,消費者維權頻頻碰壁,執法部門取證難。
前不久,《新京報》等多家媒體紛紛報道一名19歲貴陽女孩莎莎(化名)做隆鼻手術時去世而引發社會廣泛關注。近期,《中國消費者報》和中國消費網投訴平臺也收到多起醫療美容投訴,其中,福建省平和縣消費者王女士(化名)向本報反映,自2017年在福建某美容養生館做臉部脫毛術7次,結果還是跟沒做之前一樣,2018年做了眼部扁平疣激光,結果一年過去了,做過激光治療的地方出現疤痕。而河南消費者劉女士(化名)投訴在某整形美容醫院做雙眼皮時被要求先做提眉,結果提眉失敗,又讓交錢再做雙眼皮。“刀子在眼睛上劃了一次又一次,花錢又遭罪,這件事我必將維權到底。”劉女士說。
中國衛生法學會常務理事鄧利強認為,所有動刀的、用藥的都屬于醫療美容范疇。醫療美容是指運用手術、器械和藥物進行侵入式治療,從而達到美容和塑形目的。他表示,任何人、任何機構都做微整形,這種現象是不合規的。
良莠不齊的微整形機構遍地開花,給監管帶來難題。前不久,北京市朝陽區人民法院在對由醫療美容服務引發的損害賠償糾紛進行調研時發現,法律法規不完善、消費者經驗不足是糾紛發生的主要原因,消費者在維權時存在以下三個難點應予以關注。
第一是損害結果標準不明晰。與傳統醫療服務以治愈病痛為目的相比,醫療美容、醫學整形以美化外貌、形體為主要目的,它的損害結果一般難以確定。司法實踐中,部分消費者是因美容整形沒達到自己要求的效果而起訴,還有部分消費者對美容整形手術存在的相關術后反應不夠了解而提起訴訟。訴訟中,醫方往往不認可對消費者造成損害,消費者也往往難以從專業角度證明其受到的損害后果,因此,其訴訟請求難以得到法院支持。
第二是診療過錯行為難認定。醫美損害糾紛中,確定醫方是否存在過錯主要依賴專業鑒定機構的司法鑒定,即通過組成專家組,對病歷及醫患雙方對診療過程的陳述進行審查,確定診療行為是否符合法律及醫學診療常規。然而,由于我國醫療美容行業起步較晚,行業診療標準尚未明確,行業規范尚不完善,專業醫學院校尚未開設此類專業,相關專業研究欠缺,導致鑒定工作難以開展。另外,大量私立醫療美容機構診療過程不夠規范,病歷制作較為簡單,也影響了鑒定的進行,給消費者舉證造成困難。
醫美行業增速驚人,而現實情況是,醫生資源有限,醫美牌照審核嚴格,藥品器材昂貴。因此,第三個維權難點是對醫生“走穴”難舉證。在醫療美容糾紛中,不少消費者原本是慕名去某公立醫療機構就診,結果被醫生介紹到其他私立醫療機構接受診療。在這種情況下,為逃避行政機關的監管或處罰,公立醫療機構或醫生在診療活動中開具的相關單據、知情書等可能與實際診療的醫療機構不一致,患者也因出于對醫生的信任對此也不重視。然而一旦產生糾紛,消費者通常處于不利地位,不能提供有效的證據證明診療行為與損害后果存在因果關系以及消費金額等,維權難度增大。
多亂象期待規范整治
無資質機構非法行醫、藥品器材假冒偽劣、虛假廣告泛濫、醫療事故頻發等,醫療美容行業種種亂象導致消費者信任缺失,成了醫美行業摘不掉的標簽。
根據更美APP發布的《2017年醫美黑皮書》,全國正規醫美診所有9500多家,而“黑診所”是前者的6倍,約有6萬家。醫美APP新氧發布的《2017年醫美行業白皮書》揭示,90%毀容源自“三非”,即非正規機構、非專業醫生、非CFDA(原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認證產品。
此外,非法機構為了規避調查,無法回溯醫療行為。這就導致執法部門取證困難乃至無法查處。
業內人士透露,一些醫美機構雖然有合法資質,但其實只是一個空殼,其名下的醫生都是空掛,真正行醫的可能只是護士或者是根本沒有行醫資格的人員。
一些消費者對醫療美容認識不清,自我防護意識不強,除非出現意外事件或糾紛,接受非法醫療美容服務的顧客一般不會主動向監管部門舉報。
鄧利強認為,消費者在選擇非法整形機構時,就已經將自己置于風險之中。消費者要自覺自愿地把自己的健康置于法律范疇之內,才能得到應有的保障。
北京市朝陽區人民法院提醒,消費者要理性消費,應充分了解醫療美容、整形的風險,對診療機構、人員的資質進行必要的審查,簽署各類知情同意書前應細致閱讀,注意保存診療相關書面證據,以便發生糾紛后有效維權。
同時,對醫療美容行業的規范和整治迫在眉睫。此前,原國家衛計委曾聯合中央網信辦等多個部門部署了為期一年的嚴厲打擊非法醫療美容專項行動,取得顯著成效。據悉,為了防止一些非法醫療項目死灰復燃,國家衛健委正在組織專項行動“回頭看”工作,對違法開展醫療美容服務、違法生產經營醫療美容藥品醫療器械、違規開展醫療美容培訓、違規開展醫療美容廣告宣傳等違法違規行為保持高壓態勢,持續凈化醫療美容市場。